心理中心开展2020级新生心理教育系列活动
发布人:徐晓娟  发布时间:2020-11-10   浏览次数:1847

为增强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更好地帮助2020级新生适应大学生活,促进其健康成长。从830日至1029日,心理中心通过“校院两级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学考反馈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了2020级新生入学心理教育系列活动。

一、强化心理知识宣传,培养学生心理适应能力

1. 加强心理教育师资培训。为帮助各二级学院心理辅导员更好地开展新生适应讲座,918日下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学工楼四楼团体辅导教室对来自二级学院的21名辅导员和班主任进行了新生心理适应讲座的培训。心理中心徐晓娟老师从高中和大学在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经济四个方面的差异出发,用生动的案例向在场辅导员分析了新生常见的五种心理困惑,并细致讲解了新生从兴奋期到稳定期这一阶段的心理历程。



2. 开展心理咨询知识宣传。为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增强学生的心理求助意识,促进学生积极、健康地成长。924日,学生工作处组织12个学院共计约3600名大一新生分批参观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中心老师为新生介绍了心理咨询预约的流程及中心各功能室的作用。通过讲解、参观体验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们对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认识,也提升了学生自身心理保健和求助意识,为今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做好了良好的铺垫。





3.强化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为了让新生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930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向各二级学院推送心潮报之新生适应专刊以及《新生心理健康自助手册》,为全体新生送上了一件开学大礼。

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推进朋辈辅导互助模式

1. 尝试开展表达性艺术疗法工作坊。1014日下午,经过一个月的前期组织与宣传,由心理中心主办的表达性艺术工作坊暨第一期整合性诗歌疗法在中心团体辅导室正式启动,第一期工作坊以整合性诗歌疗法为主题,21名来自不同学院的学生参加了活动。参与此活动的学生表示,诗歌形式的团体辅导很新颖,也很有趣,从一首古诗中释放了情绪,收获了能量,是一次很有意义的体验。




2. 提升心理委员专业素养和能力。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做好心理危机事件的预防工作,充分发挥心理委员作用,提高心理委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心理中心于1027-28日分别在通榆校区和新长校区开展了全校心理委员培训。讲座以“助人助己、相伴成长”为主题,围绕“为什么选择做心理委员、心理委员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好一名心理委员”三方面展开。本次培训让学生对心理委员的责任有了更加清晰地认识,为其协助学院做好相关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开展心理调查与测试,筛查并干预重点关注学生

1. 开展新生心理排查。为全面、科学了解我校2020级新生的心理状况,加强新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心理健中心联合各二级学院在新生入学前组织开展了2020级新生心理状况调查工作,全校4800多名新生参与了本次心理调查。本次心理状况调查采用网络测评方式,测评二维码随入取通知书一起送至新生手中。调查运用专业心理学问卷,共包含16个问题,涉及适应能力、心理状况、心理创伤事件经历、心理问题、自身及近亲精神病史、大学期待等方面。心理中心根据前期排查情况组织各二级学院完成了对重点关注学生的危机干预工作。

2. 推进新生心理普测。为加强对2020级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及时必要的帮助,1029日,心理中心推进2020级新生心理普测,5097名学生参加了普测,测试包含6个问卷,从不同方面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了分析,完善了学生心理档案并为后期开展回访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